光伏开打价格战 遭遇欧洲政策利空

2011年06月07日 14:26 957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光伏


  价格战全面开打
  如今的市场价格战正酣。独立研究机构莫尼塔的报告显示,一体化厂商(硅片-电池-组件)2011年一季度毛利水平环比2010年四季度下降4个百分点,而此前我国电池组件生产商的毛利仅在15%~20%左右。
  常州天华新能源公司总经理谢潇拓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产业链价格下降趋势从下游传至上游,先是电池组件价格下跌,接着硅片价格也出现下跌,近半年来电池和组件价格下跌了20%,多晶硅价格的跌幅在10%左右。
  不过在谢潇拓看来,此次光伏业寒流期真正的因素是,供求关系变化了,原先的卖方市场彻底转变成了买方市场。
  “前两年光伏组件都是供不应求,主导权在厂商,给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价格都是厂商说了算,而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供大于求,竞争激烈,厂商在谈判中逐步丧失了话语权,对产品也开始挑三拣四,中国企业生意开始难做。”谢潇拓说。
  谢潇拓透露,如今很多中国光伏产品在海外港口压货严重,一方面因为国外购买者单方面撕毁合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有些海外购买者想趁机压一下价格,逼迫中国光伏企业以低于合同价格出售给对方。
  目前风电设备商正面临着量价齐跌的巨大挑战,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各大企业忙于扩张为这个行业埋下了“地雷”。在过去一年,我国光伏上下游企业扩张迅速。2010年,江苏中能刚从1.8万吨扩张到2.1万吨,今年初又宣布将投资近150亿元人民币进行扩张,扩张其硅料产能将达到惊人的6.5万吨;而2010年无锡尚德的产能也从700兆瓦扩张到了1800兆瓦,而据无锡尚德投资者关系经理张建敏向记者透露,今年产能将达到2.4GW;而英利绿色能源的销量也从2009年的525MW提升到了去年的950MW以上。
  “如今转变成买方市场,有两种重要变化,一是大批中小企业被淘汰,二是在大企业之间将出现更为激烈的竞争,这包括价格战、技术战等多层面的东西。”Siro对记者表示。
  张建敏则认为,在行业不景气之时,更多人开始选择大厂的品牌产品已成为一种趋势,“因为短期来看,小厂的价格可能便宜,但如果从产品的生命周期来核算成本的话,大厂的产品其实更便宜、耐用。”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无人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pioneer-the-even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