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有色金属行业进入艰难转型期
2015年12月18日 10:30 2123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度加快,中国有色金属的消费量和社会积蓄量不断增加,回收量持续快速增长,国内废料将成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重要的原料来源,2014年,中国主要废有色金属回收量超过700万吨,占再生金属原料供应量60%以上。
大中型再生金属企业进一步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方面增大投资力度,国产装备的技术水平逐步提升,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并取得显著成效,部分企业的技术和装备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无论产品、还是原料进口均已位居世界首位,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有望获得更大空间和话语权。就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现状与未来展望,笔者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秘书长张希忠进行了专访。
一、现状
随着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交通物流体系的完善和能源劳动力优势的显现,中国再生金属产业布局日趋均衡优化,产业从东南沿海地区向西部和内陆边疆省份扩散速度不断加快,中西部地区有望成为再生金属未来发展的亮点。
据张希忠介绍,目前49家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中有16家位于中西部地区,而这些园区的入选将大大推动当地对报废机电设备、电线电缆、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铅酸电池等城市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规范利用和高值利用,为再生金属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原料补充。
他指出,受当前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减速、下游需求减弱影响,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虽有所增长,但行业发展依然面临多重压力:
“一是铜、铝、铅等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均呈现震荡下行态势,对企业运营带来一定不利影响;二是实体经济整体困难,一些大型企业尚能保持正常经营,但多数中小企业利润微薄、经营维艰;三是再生有色金属加工利用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退税比例有限;四是有色金属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资金紧张,融资困难。”
有鉴于此,中国有色金属产业集中度正在进一步提高,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继续加快:“这与国家对环保的要求日趋严格也密切相关。”
张希忠说:“在淘汰落后产能和环保严格执法的双重作用下,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如河北、湖南等地的不少再生锌中小企业关停,浙江、河北等地关闭多家废铅蓄电池非法回收点及非法铅、锌冶炼企业。”
据最新统计,截至2015年初,中国年产量规模10万吨以上再生铜企业有6家;30万吨以上再生铝企业(集团)5家,产能2万吨以上的再生锌企业超过了15家,已有8家再生铝企业通过铝行业规范条件;2家再生铅企业通过行业准入;行业管理日趋规范。
事实上,随着再生有色金属企业的利润率不断降低,倒逼企业注重内部挖潜,不断提高精细化综合管理水平,有效提高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降低能耗水平和生产成本,提升企业利润空间。
就此张希忠指出,近年来再生有色金属行业与上下游的结合日益紧密,上下游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上游企业逐渐意识到再生行业的潜力开始向下延伸,如一些钢铁企业已经改变了简单外售烟道灰/瓦斯泥的模式,采取自建或合作的方式综合回收利用,提取锌等有价金属;而再生铜企业也在向铜深加工方向发展,如生产铜杆、铜板带等。”
“另一方面,下游企业也在积极尝试向上拓展,如一些铅电瓶企业建设再生铅项目、铝合金压铸企业建设再生铝项目等。这些上下游企业大多在企业规模、资金实力、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它们的加入虽然会加剧市场竞争,但同时也有利于再生金属行业取长补短、优胜劣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张希忠表示,近年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明显,行业技术水平整体有所提升,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采用熔池熔炼技术处理低品位含铜废料的技术已实现规模生产,并取得明显的环保效益;双室熔炼炉、重介质分选、蓄热燃烧等再生铝先进技术在多家企业得到普及应用,节能及综合利用成效显著。”
“再生铅富氧底吹新工艺已在行业应用,将使再生铅的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以高炉瓦斯灰、电炉炼钢烟尘为主的二次锌资源回收利用新技术逐步推广,高效清洁回收锌及多金属取得了显著成效。”
不仅如此,企业对新型节能环保技术也更为重视,进一步加大了节能降耗改造和清洁生产力度,为企业所在区域环境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再生铜企业日益重视从阳极泥中综合回收稀贵金属;很多企业逐渐改变以废杂铜为单一原料的生产模式,更多利用铜渣、铜灰等低品位原料综合回收多种金属、提高经济效益;再生铝企业对铝灰渣综合利用高度重视,进一步提升了金属回收率。”他说:“在节能方面,蓄热式燃烧技术、余热锅炉及富氧燃烧技术大量采用,企业单位能耗大幅度下降。”
此外,2014年以来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有关部委发布了一系列与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有关的政策法规和环境标准,在引导产业规范发展,提高产业规模化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重视节能环保等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
张希忠说:“总体来看,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减,行业规范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行业标准逐步完善,环保管理也更加严格。”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主要品种(铜、铝、铅、锌)总产量约为1153万吨,同比增长7.5%,其中再生铜产量约295万吨,同比增长7.3%;再生铝产量约565万吨(实物量),同比增长8.7%;再生铅产量约160万吨,同比增长6.7%;再生锌产量133万吨,同比增长3.9%。
2014年中国共进口含铜废料387.5万吨(实物量),同比下降11.4%,金额为110.8亿美元,同比下降19.7%,连续两年大幅下降;进口含铝废料230.6万吨(实物量),同比下降7.9%,金额为34.6亿美元,同比下降11.6%,自2011年以来已连跌四年;进口锌废料3.2万吨,同比下降15.8%。
按类别来看,中国再生有色金属的几大主要品种在过去一年内的整体经营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基本类似,但具体而言仍有所差别:
1. 再生铜
中国再生铜产业规模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再生铜产量(包括废杂铜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部分)达到295万吨,同比增加约7.3%。
张希忠指出,目前中国再生铜工业主要运行特点是产品产量增长平稳,下游需求整体略显疲弱,冶炼行业和加工行业投资回落,投资趋于理性更多侧重于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深加工方面。
“目前国内废铜的利用途径仍以再生精炼铜为主,其产量增长较快;而废铜直接利用也发展迅速,尤其是黄杂铜为主的铜合金废料的直接利用,利用量增长较快,在客观上源于产业技术的更新与进步、企业对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视等。”
“由于价格的原因,一些企业采用废杂铜生产精炼铜的意愿降低,如铜价大幅下降的过程中,废料供货商不愿意出货,造成市场上废铜货源紧缺,废铜价格滞后明显,企业采用废铜生产精炼铜会出现严重亏损,2014年再生精炼铜占比约32%,与2010年相比下降约4%。”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成本上涨较快,导致行业利润率不断下降,部分企业资金周转及生产经营出现了困难,从贸易企业、冶炼厂到下游加工企业,整个铜产业链都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的风险。”
他表示,对于废杂铜进口的贸易商而言,六类进口基本已经很难做。除目前市场价格以及银行资金收紧等因素以外,目前国外供货商能将货源分的比较细致,大型废料供应商直接与下游冶炼厂建立供货的长单协议,特别是再生铜的冶炼企业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相对集中,国外供货商能直接与企业谈判,避免贸易商的二次转手和倒卖,贸易商很难有介入的机会。
相比之下,对于七类废料进口企业还有一定的操作空间。但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地方政府对于环保的要求,七类废料拆解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机械化程度更加明显、废料分类更加细致的发展方向。
“对再生铜冶炼企业而言,目前再生铜产能处于过剩状态,原材料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甚至亏损,实力企业开始采用新的熔炼装备或针对原有反射炉进行改造,采用富氧燃烧、余热利用、冶炼渣和收尘灰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改造以挖潜增效。”
此外,小型再生铜企业受困于经济环境、订单减少、资金紧张等影响,出现停产甚至倒闭情况,其订单转向大型加工企业,大型企业在固有的优势中不断扩大市场,行业洗牌加剧。
2. 再生铝
当前有色金属价格持续低迷的态势并未有明显改观,由于国内外经济增长减速,建筑、交通、电力、机械制造等下游行业对铝的需求减弱,中国再生铝企业产品分为再生铸造铝合金和再生变形铝合金,其中再生铸造铝合金占大部分,主要用于生产汽车、摩托车配件等各类铝合金产品。
2014年中国再生铝年产量约565万吨(实物量),同比增加8.7%。由于国内外经济增长减速,建筑、交通、电力、机械制造等下游行业对铝的需求减弱,中国原铝产能过剩导致原铝价格长期处于低位,而进口废铝价格倒挂情况依然存在,对再生铝市场压力显著。
从行业的总体情况来看,国内再生铝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容乐观。从2011年以来铝价一直呈下跌走势,废铝和再生铝价格也持续下滑,同步下跌的还有企业利润,大型再生铝厂的利润难言增长,中小企业经营尤其比较困难。
尽管如此,中国再生铝产业克服了重重困难,科技创新取得一定成效,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不断增强,结构调整效果显著,产业集中度持续提高,部分大型企业运营良好,产量同比增加。
“当前再生铝总产能进一步扩大,但企业发展差异很大,既有积极扩张产能、产量提高的企业,也存在运营困难、负荷率偏低的企业。主要大型企业凭借产业链上下游较为稳固的合作模式保证正常生产,但小型企业则经营更为困难,停产、转产情况加剧,行业的集中度不断加大、龙头企业的市场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张希忠指出,由于市场需求不旺,加之行业总体产能前几年扩张过快,行业总体产能利用率依然没有达到保证行业健康发展的水平:“再生铝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加快,规模分布更加合理。”
目前,全球累积生产超过10亿吨铝,其中有3/4的铝产品仍处于应用阶段,在这部分铝中,建筑业大约占35%,电力电缆和机械占30%,运输业占30%,大约为8.5亿吨。
“从目前回收的废铝分析,运输行业的报废产品以及包装用铝是当前再生铝的重要来源。其中运输业占总回收量的42%,包装业占28%,工程和电缆占11%。由于建筑业铝产品的寿命较长,从该行业回收的铝仅占总量的8%。”
张希忠表示,由于国内铝工业发展相对较晚,绝大多数铝产品仍在使用周期之内,因此长期以来中国从国外大量进口废铝保证国内再生铝工业的快速发展,是全球最大的废铝净进口国。但从2011年开始,国内废铝进口量已经连续四年下跌,原因之一就是国内产生的废铝在增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产生的废铝量在快速增加,国内再生铝产业以国内原料为主的格局已初步确立,今后5~20年将达到中国铝报废的高峰期。但在国内经济未来保持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下,国内铝工业产能过剩压力依然很大,仍将继续影响国内再生铝市场价格。
3. 再生铅
目前,全球被勘探发现的铅资源储量约8500万吨,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爱尔兰、墨西哥、秘鲁、葡萄牙、俄罗斯和美国。2014年全球精铅产量约为1080万吨,主要产地是中国、欧洲和美国,在全球精铅产量中,再生铅所占比例约为56%。
2014年中国再生铅产量160万吨,同比增长6.7%,约占全年铅产量的38%。2002年至2014年再生铅累计生产1086万吨,2014年再生铅产量是2002年近10倍。
目前,世界上80%的铅用来生产铅酸蓄电池,预计2015年世界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2亿辆,汽车领域在用的铅酸蓄电池接近2400万吨,报废量约1200万吨,是再生铅的主要来源。
再生铅的原料是含铅废料,国际及中国均将其定义为危险废物。中国是《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缔约国,不允许进出口含铅废料,再生铅产业的原料来自国内产生的含铅废料,但在进口的七类废料中有时会混入铅电缆护套和铅基轴承合金等。
张希忠指出,在政策和市场的影响下,2014年再生铅企业扩能升级的步伐加快,不少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升级,但再生铅产业经营情况总体比较艰难,规模企业利润微薄,有的甚至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目前大型企业开工情况虽有明显改善,但是受环保压力、原料不足以及疲弱行情影响,产能难以大幅释放,行业盈利水平有所减弱。”
2014年中国全年生产的422万吨精炼铅中,再生铅所占比例从2013年的34%提高到38%,含铅废料对铅资源的贡献率已接近四成。
中国含铅废料主要是铅酸蓄电池,还有少量的铅电缆护套、铅合金等废杂铅,此外还包括铅酸蓄电池厂产生的废铅渣、铅灰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厂产生的含铅烟尘等。
张希忠表示,目前进入回收渠道的主要是废铅酸电池:“受能源、环境等因素影响,尤其是汽车工业和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发展,铅酸蓄电池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就此他指出,根据2013年中国蓄电池使用情况,预计2015年中国废铅酸蓄电池理论报废量约600万吨。按70%计算,则实际报废量应为400万吨左右。
张希忠说:“基于技术的改进和管理的完善,再生铅生产环节的污染是可控的,目前较难控制的是废铅酸蓄电池回收领域。
二、展望
数十年来,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原料进口、产品产量、行业规模等方面已经位居世界首位,但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的变化,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近年来也已进入了一个相对艰难的转型期。
就此张希忠指出,虽然在诸多领域领先全球,但整个产业大而不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突出: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规范公平;企业与世界领先水平还有差距,包括了技术、环保和管理水平;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存在。
他认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已经告别高利润、高增长时代,逐渐步入精细化管理、平稳增长的新常态。在这种态势下,一个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至关重要。
“目前,一些小乱差、能耗高、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再生有色金属企业还有生存空间,不仅扰乱了市场格局,而且扭曲了市场价格,亟需进行整顿。”
“横向比较来看,中国再生有色金属龙头企业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已经接近世界领先企业,但在效率和利润指标方面与世界先进企业相比还有所不足。”
张希忠认为,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严重:“在经济放缓、需求减弱的情况下,再生铜、铝、铅三大再生有色金属的开工率不足,大批中小型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的状态,一些大型企业的开工率也不足70%。”
与此同时他也指出,随着宏观经济逐渐企稳、产业扶持政策逐步到位,以及市场环境日益规范、企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预计未来产业依然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张希忠说:“从政策方面分析,政府一直致力于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制度红利,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为经济增长创造动力。”
他强调,这些举措一方面有利于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投融资机制可以有效解决产业普遍的融资难题,为产业注入发展动力。”
张希忠表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是国家大力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务院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汁划》中明确要加快培育再生资源龙头企业,鼓励通过兼并、重组、联营等方式,加快行业整合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
“2014年以来,资本市场出于对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战略发展前景的认可,对再生资源的关注度大大提高,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更加紧密。”
“多家上市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加速布局再生资源行业,与再生有色金属密切相关的产业,尤其是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和报废汽车拆解、贵金属废料综合回收利用等已经成为各投资机构关注的重点资源,而互联网则为产业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
他说:“2014年是互联网与再生金属开始紧密结合的一年,业内企业开始牵手线上与线下(020)业务的融合,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打通流通渠道、降低回收成本、减少交易费用;另一方面,一些互联网企业正在尝试进军再生资源产业,利用这些企业在移动互联、大数据处理等方面的优势,在传统行业建立动态物流体系,打造绿色回收产业链,改变行业生态。”
就此张希忠指出,先进的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已经影响到再生有色金属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既对行业传统商业模式产生越来越大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也为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拓展了更大的空间,而差异化竞争将为企业开辟新的蓝海市场。
“由于近年来再生有色金属总体产能过剩、终端需求不振、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原因,多数企业、尤其是传统的再生金属企业的经营较为困难,利润逐年下滑。”
他说:“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优秀企业坚持走差异化竞争之路,或瞄准自身有技术优势的某个细分市场精耕细作,或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在竞争激烈的再生技术行业成功开辟出利润丰厚的蓝海市场,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从再生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也可以看到这一趋势。”
张希忠就此表示,2014和2015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先后组织评选了两批再生有色金属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涵盖了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再生锌和稀贵金属综合利用领域:“山东金升有色集团有限公司、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等业内多家杰出企业入选,代表了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在工艺、生产装备、节能环保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先进水平,体现了产业在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方面的最新成果。”
事实上,当前中国再生金属企业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原料进口、而开始逐渐在整个产业链强化自己的影响力:“在继续加强国际再生金属采购网络,采取境外收购、境外设厂等手段确保稳定获取资源能力的同时,通过合作和并购,逐步升级技术和装备、建立研发平台并适度延伸产业链,逐渐掌控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对国际产业格局影响力也由此得以进一步加强。”
张希忠说:“在未来几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产业升级速度将更为加快,通过兼并重组将会使一些企业重振雄风,在经历几年的调整期后,有望在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平稳增长背景下,进入一个相对稳健的增长阶段。”
(张化冰)
责任编辑:赵天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pioneer-the-even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