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锡铁山铅锌矿绿色矿山建设纪实
2020年12月16日 14:42 10068次浏览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王琼杰
锡铁山,一个因矿产富饶而令人惊叹的地方。这里蕴藏着丰富的铅、锌、锡、铜、银、锑、钼、锗、镓等十多种有色金属,其中铅锌储量最大,品位最高。早在清朝咸丰年间,这里就被发现并加以开采,迄今山中石壁上还残留着“咸丰十一年钻局”的字样。
作为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锡铁山铅锌矿通过建设绿色矿山、深部找矿以及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使这个曾经陷入资源危机的百年老矿重焕青春,矿山生产能力逐年提高,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独立铅锌采选联合生产企业之一。
综合利用续写神奇
熟悉锡铁山铅锌矿历史的人都知道,该矿能发展到今天且依然青春无限,在我国矿业行业简直是一个传奇。而支撑这一传奇的,则是该矿在持续的绿色矿山创建活动中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显著提升。
该矿开采历史悠久:1978年被国家列为“七五”重点建设项目,设计矿山规模为年采选矿石100万吨,服务年限21年,1986年底建成试生产,1988年7月竣工,通过国家验收后正式投产。
“按照设计服务年限,锡铁山铅锌矿早就该关门走人了。现在之所以‘超期服役’且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该矿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正如此。早在2011年7月,该矿就依据《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申报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的通知》文件精神,开展了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核心的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并于 2012年7月18日成为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该矿十分重视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始终把采矿回采率和贫化率作为考核矿山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开采过程中,他们与时俱进,不断变革采矿方法和改进采矿工艺。矿山原设计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该采矿方法因在必需的覆盖岩层下放矿,矿石损失、贫化率难以控制,采矿贫化率和损失率往往高达21%。后经矿山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科研院所的共同探索,结合矿体赋存状态和围岩性质,将原采矿法改为有底柱分段空场法。仅这一项变革,就使矿山设计损失率和贫化率分别降低了约4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矿山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在个别采场成功地应用长锚索预控顶技术,并根据矿体形态多变的特点,通过对采场底部结构,爆破参数,侧排爆破等采矿工艺的改进,使矿山贫化率和损失率进一步降低,并有效控制在14%以内的国内铅锌矿山最好水平。
针对小矿体、贫矿体、一些难采的矿体,以及上中段采场难回采、底柱量大、品位高矿体,该矿先从采矿技术方面对小矿体实行浅孔采矿,然后加大贫、富矿的配矿力度,确保最大限度地回采矿体。对于一些难采或离采场相对较远的矿体,采取和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共同设计,并组织设计会审,最大限度地回收矿体。近几年来,该矿开展小矿体及残矿回采,共回收矿石量100多万吨,为延长矿山寿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该矿还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通过挖潜降耗、提高金属回收率来提高经济效益和延长矿山寿命。早在1996年以前,他们就先后投资1700余万元对选厂三个浮选系列进行了改造,使选矿回收率较1996年前分别提高12.77和6.78个百分点,跟原设计的铅锌选矿回收率82%相比,提高后铅锌回收率分别达到了97%和95%。近年来,该矿又通过加大有益组分及尾矿回收,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开始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矿区内赋存的有益组分有铅、锌、硫、金、银、铟、镉等,而铟、镉则通过冶炼回收。目前主要回收的有铅、锌及与铅锌共生的硫和伴生的金、银元素。2011年矿山委托矿冶研究部门开展提高锡铁山金银回收率的现场试验,添加捕收剂酯-116和调整剂T16两种约剂后,金银回收效果明显。”该矿山负责人介绍。目前,这项工作已接近尾声,等试验报告完成后进行方案实施,预计提高金回收率5个百分点、银回收率1.5~2个百分点,每年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
据了解,近几年来,该矿利用中央财政矿产资源保护项目补助资金和企业自筹资金,回收3142m中段低品位矿石27万吨,回收3002m中段5~7线间顶柱残矿量24万吨,不仅有效利用矿产资源,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矿石资源危机,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
科技创新提升效能
绿色矿山建设重在科技创新。该矿始终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他们依托西部矿业股份公司这个平台,重视科技进步,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每年用于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不低于企业总产值的1%。
2017年,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启动了智慧矿山建设项目后,该矿基于西部矿业数字矿山建设与应用现状,结合矿山资源、生产和安全、物资设备管理的实际发展需求,利用信息技术加速矿山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进程,构建形成了矿山智能开采协同创新长效机制,实现了无人矿山、高效矿山、绿色矿山、本质安全矿山的总体目标,做到了智慧矿山“八化”(资源空间可视化、采矿准备高效化、工艺控制自动化、生产计划专家化、生产执行智能化、人员本质安全化、业务流程数字化、决策支持智慧化)的提升。
该矿不断采用推广先进设备和工艺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作业环境。他们投资2000余万元从瑞典进口7台volvo矿用自卸汽车,改变了矿山单一的有轨运矿模式,矿石运输实现了有轨与无轨的结合;针对矿山开采深度增加、井下通风困难、井下柴油动力装运设备尾气排放致使作业环境日趋恶劣等难题,投入近千万元购买电动铲运机,有效降低了井下空气污染,工人作业环境得到了改善;采用先进设备TYZ1500天井钻机替代原来天井掘进中的人工施工方法,降低了工作面噪音,提高了劳动效率;推广CMJ17HT-D双动力液压掘进凿岩台车,在斜坡道掘进中发挥了掘进效率高、工作面噪音小、井下污染低、安全性能高的积极作用;副井掘进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注浆堵水法”,这项技术的成功引用解决了井筒每小时35立方米涌水难题,2011年顺利按计划完成副井的掘砌。
为了提高矿山科技管理水平,该矿还积极开展数字化矿山和六大系统建设,实现了矿山生产与管理自动化、智能化,使开采方案、开拓、采准、切割、爆破工程的设计更加合理、生产计划的编制更加优化,达到生产过程组织科学严密。目前,该矿承担的科技部“863”数字矿山示范项目正在实施中,矿山六大系统已完成监控监测、人员定位和通信联络系统,剩余系统按建设时间要求陆续完成。
2011年12月7日,原国土资源部开发管理司负责人在督查锡铁山安全工作时指出:“矿山领导对安全工作认识比较到位,安全制度健全;六大系统投入到位,科技力度大,舍得投入。”
与此同时,该矿还对选矿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与创新。他们先后在对中心变电所励磁装置、真空断路器、继电保护集中控制等实施技术改造后,数字化程度明显提高,自动化监控更精确、更到位,做到了更安全、更低碳、更环保,不但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也大幅度降低了维修成本。在投入使用碎矿HP400圆锥破碎机并实施水电阻软起动后,处理量大幅提升,开车时间由原来的每天10小时减少到目前的7小时,年节约电量约5万千瓦时、节约用电成本2.9万元;生产处理量由原来的每小时220吨提高到现在的每小时340吨。
保护中开发促和谐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做到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是该矿始终坚定不移的方针。
“我们在矿业开发中,不仅坚持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的统一,更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统一,真正做到了在保护中开发。”该矿负责人介绍。
多年来,该矿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依据“谁破坏,谁治理”这一原则,明确采矿权人必须依法履行矿山环境恢复的义务,严格缴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并对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保证做到专款专用。尤其是近几年,该矿所实施的矿山扩建斜坡道工程、矿山扩建竖井工程、深部过渡衔接工程、尾矿废水回收工程、深部工程(2702米以下)以及副井工程,均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评及“三同时”制度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及“三同时”制度完成率100%,环境项目投资均达到工程总费用的1%~3‰。
该矿区地处柴达木盆地北缘的戈壁滩上,常年刮风,沙尘暴天气时有发生,植物无法在此生存,整个矿区及周围只有少许的骆驼草和麻黄草生长。为了改造这恶劣的环境,他们克服了各种困难,从第一棵树苗开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经过20多年的努力,种植了大量的杨树、柳树、红柳和草皮,在厂区内形成了具有防护风沙能力的人工林,既美化环境又增大了绿化面积。截至目前,该矿已绿化了近30亩防风林带,绿化面积占矿区可绿化面积的80%以上,改变了矿区的环境。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降雨量大幅增加,风沙天气逐年减少,矿区逐步形成了适宜居住的环境。
该矿还认真履行矿山企业社会责任,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开展“和谐社区”建设。2011年,该矿修建了锡铁山矿区柏油马路,亮化了环境,得到了群众的赞誉。同时,积极参与“工业反哺农业”活动,参加了海西州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开展的“百企联百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结对对象为青海省乌兰县希里沟镇西庄村、东庄村,经常捐助物资、资金,为结对村兴修水利和建设乡村基础设施。
他们还在建设“和谐矿山”方面不断努力。矿山建立了弱势群体救助机制,对因病、重大事故导致生活困难的职工给予帮扶。逢年过节,领导都要去看望困难职工、困难党员,给他们送去关心与温暖。员工穆青川、谯春华、马国华的家属患重病期间,全体职工踊跃捐款,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经济方面的压力,让这些员工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pioneer-the-even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