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镍产业变革看镍期货事件影响

适应新格局 突破新发展

2022年03月30日 14:52 12207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镍资讯   作者:

近日,“LME镍期货事件”在全球市场上引发轩然大波。事件发生后,LME采取了临时停牌、设置涨跌停板新规、允许企业移仓缓解交割压力、积极斡旋多空双方协议平仓等措施。伦敦时间3月16日上午8时,LME重新开盘,但是从开盘后的交易情况看,系统尚未完全恢复正常运行。不过,为了维护英国金融产业秩序及百年品牌口碑,LME正在努力使系统恢复。

此次事件的发生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全球镍产业变革的角度来看,传统的镍定价机制和新发展形势之间的矛盾,是由于现有镍期货合约的设计跟不上全球镍产业的巨大变化导致的。

全球镍产业链

逐渐呈现“东进西退”格局

从地域变化来看,2001年—2021年,中国原生镍消费量全球占比从4.5%提高到56%;中国不锈钢产量全球占比从3.7%提高到56%。其间,2005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镍消费国以及全球第一大不锈钢生产国;2009年,中国超越俄罗斯成为全球原生镍产量最大的国家;2021年,印尼超越中国成为第一大镍生产国,中印两国产量份额占到全球总量的60%,在中国企业的推动下,印尼跃居为全球第二大不锈钢生产国;同年,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全球占比达78%;三元正极材料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

从产品结构变化来看,2012年,全球原生镍产量中的一级镍(电解镍板、镍豆、镍珠)产量占比为51%,二级镍(镍铁、镍生铁、烧结氧化镍、通用镍)产量占比为38%,镍盐(硫酸镍、硝酸镍等)产量占比为11%。2021年,全球原生镍产量中的一级镍产量占比为33%,镍生铁产量占比近50%,其余是传统镍铁和镍盐。在未来的全球镍产品结构中,一级镍的产量占比将继续下降,镍生铁和硫酸镍的产量比重将继续提高。预计到2025年,全球原生镍产量中的一级镍产量占比为17.7%,镍生铁、镍铁和镍盐产量占比合计为82.2%。

影响镍价变化的主要变量

1980年—2021年的41年间,全球镍价走势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1年之前,美国、日本和欧洲是当时镍生产和消费的主力国家和地区,定价主体和影响因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二阶段是2001年—2010年,中国加入WTO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快速发展,迎来“黄金10年期”,市场的供不应求刺激了价格的不断上涨,中国镍企正式进入全球视野。

第三阶段是2011年—2016年,中国、印尼、菲律宾主导了全球镍的供应,红土镍矿成为“市场新宠”,镍价总体呈现向下趋势。

第四阶段是2017年至全球EV大发展阶段,镍的应用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中国在全球镍市场的影响力逐年提升。

LME作为全球有色金属的定价权威,对市场价格影响较大。但是,它也是以美国、日本和欧洲为生产和消费主体的时代产物。2001年,中国进入全球市场,在供需两方面都显示出了巨大的影响力。随着全球镍生产消费重心向亚洲,尤其是向中国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影响镍市场价格因素的最大变量。

从近期国内现货市场的表现来看,产业链客户对镍价体现出了基本的判断,国内现货市场成交会影响期货市场盘面。在LME报价缺失之前,国内期货交易所的运行正常,从而稳定了市场情绪。在LME开盘后,国内镍期货、现货市场价格对LME产生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可以说,此次“镍期货事件”不仅反映出中国在期货市场定价影响力的提升,更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全球镍实体产业链价格话语权的体现。

满足新兴市场的保值需求

迫在眉睫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预期。根据IEA数据,以“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600万辆、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3000Gwh、新能源汽车渗透率50%”来测算,2021年—2030年,全球原生镍消费量的复合增长率为6%,动力电池行业镍需求的复合增长率超过40%。

为了满足电池行业的巨大需求,近年来,大量的资金涌向印尼,使其成为全球镍投资的热土。但一些国外传统镍生产企业,因为种种原因产量不增反降。随着供应端产业链(镍生铁、高冰镍、镍湿法中间品、高冰镍、硫酸镍)的异军突起和消费端(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汽车)新能源产业链的蓬勃发展,硫酸镍产业链企业为应对镍价波动,都存在保值需求。作为新兴且快速增长的市场,相关企业数量逐年增加,这些企业也成为近几年国内外各大交易所争相开发的潜在客户。但是,现阶段国内外期货交易所都是以电解镍为交易标的,没有一款合约完全适合他们的产品。交易所如何满足这些新兴市场和新兴客户群的保值需求?笔者认为,建议国内外期货交易所与时俱进,开发新合约,如流通量较大的镍生铁或者硫酸镍等。

未来镍价终将回归理性

伦敦时间3月16日,LME重新开始交易,目前绝对价格高于国内。那么,国际国内还能保持过去跨市套利、价差收敛的模式吗?未来镍价大致会稳定在什么区间?笔者认为,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从LME开始镍交易以来的几个关键节点,可以分析出镍的价值以及后续镍价的大致走势。

1979年,LME开始镍的交易。从1980年—2021年LME 3个月期货价格年均价来看,1980年以来的平均价为11310美元/吨;2001年以来的均价为15798美元/吨;2005年(菲律宾、印尼红土镍矿进入供应端,中国开始生产镍生铁)以来的均价为17389美元/吨;2017年(三元动力电池走进视线)以来的均价为13991美元/吨。2000年—2021年,2007年的年度价格最高,为36126美元/吨。若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2001年—2021年LME 3个月期货均价为22979美元/吨。

2021年四季度,市场普遍认为2022年的镍价走势为前高后低。笔者认为,一方面,印尼新增镍项目的投产主要是为了满足电池、汽车等下游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增量;另一方面,美国、韩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对电池金属日益重视,对镍等战略金属存在非常规需求的可能。现阶段,全球镍市场还没有到挤出高成本存量的阶段,后市不应过分悲观。

以20多年跨越经济周期的镍价运行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影响镍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预计2022年二季度伦镍价格在30000美元/吨波动。下半年,考虑到印尼新项目的投产进度及高价对消费的抑制,价格可能回落至22000美元/吨上下。

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近期“镍期货事件”的发生,会不会影响到企业参与期货的积极性?对未来新开的品种有何借鉴?笔者认为,短期内的冲击不可避免,但由于镍具有特殊性,对于多数有色金属品种而言,多年的运行经验表明,现行的机制基本能满足行业发展要求。当然,相关企业主动进行自查,防患于未然很有必要。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提升,以及全球电动汽车迎来发展高潮。近年来,镍、钴、锂、硅的市场占比越来越大,参与者众多。上期所多次强调:“要服务新兴的新能源产业”,广期所也计划推出锂、硅期货,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已经推出了锂的期货合约,伦敦金属交易所也在计划推出一些新的电池金属合约。由此可见,各大期货交易所对新兴产业和市场都高度重视。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pioneer-the-even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