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扩大国内外市场 巩固镁产业国际地位
2022年10月27日 9:14 2065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镁市场评论 作者: 董春明
来源:尚镁网
来源:尚镁网
来源:尚镁网
来源:尚镁网
来源:尚镁网
来源:尚镁网
10年间,镁产业链不断延伸,增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国家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进程中,在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的进程中,镁产业作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
2012年—2021年,中国镁产量从61.5万吨增长到93万吨,增长了51.2%。镁及其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外相关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基本需求,还服务国家战略,在国家重大项目和工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无论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卫星导航、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重大工程和成果,还是高铁、港口、机场、5G基站、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现代物流、国防军工等领域,都有镁及镁合金的身影,都凝聚着镁产业界、科技界的艰苦付出、劳动成果、智慧结晶。
10年间,中国镁产量在全球的占比从82.5%增长到90.3%,提高了7.8个百分点,在全球镁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2021年下半年,中国镁产业供给侧的主动调整引起全球产业链阶段性的连锁反应,引起各层面的高度关注,这说明中国镁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事实上,中国对全球市场的镁供应并未减少,按照国家要求,各方及时调整和应对,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也展现出了中国镁产业链较大的韧性和安全性。
在镁产能、产量不断增长的同时,镁产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企业规模化、一体化、自动化、综合利用,可持续能力也不断提升。10年间,镁冶炼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以上,根据国家要求,镁冶炼企业不断加大投入,不停歇地进行环保、安全、自动化升级改造。镁冶炼企业不断提升合规性、ESG绩效和可持续性。经工信部审核和认证,有8家镁冶炼企业和3个白云石矿山符合《镁行业规范条件》,成为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标杆。
在对外贸易方面,中国镁产品出口量从2011年的40万吨增长到2021年47.7万吨,增长了19.25%。2012年—2021年,中国累计出口镁产品420.8万吨,较2002年—2011年累计出口增长23.2%。
2012年—2021年,中国累计出口镁创汇116亿美元,较2002年—2011年累计出口创汇增长38.1%,2020年,中国累计镁出口额200亿美元。虽然,初级产品出口不是主要方向,但在工业化发展的加速阶段,以资源型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是必然的选择,特别是在稳就业、稳增长,积累财富和筑牢发展根基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镁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共识,并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力。
镁是目前中国所有金属材料中资源保证程度最好、自给率最高的品种,是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金属品种。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错综复杂、矛盾交织的大背景下,资源型产品和产业链稳定和安全成为重要议题,在全球绿色转型和低碳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关键材料和能源材料的掌控和供应,成为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关键要素。
10年间,中国国内镁消费量从2021年的23万吨增长到2021年的44.2万吨,同比增长92.2%,而消费量最高年份是在2020年,达到51万吨。2021年,中国镁消费量占全球的45%,国内消费量占产量的52%,国内消费量超过出口量,成为全球最大的镁消费国。这种市场结构的变化是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积极变化的充分体现,也是镁产业链成长的重要标志。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镁工业整体规模并不大,但为其他产业和产业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随着新型镁冶炼和镁合金加工制造项目的投入,新的产业模式和产业集群的形成、新的研发成果的迸发和汇聚,镁材料和镁产业还将在新形势下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据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统计,2021年,在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有超过4000篇与镁相关的论文,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发表论文数占比40.4%,是发表论文最多的国家。2021年,全球发表镁合金论文最多的前5个机构都来自中国,分别是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年,中国成功接任ISO/TC79/SC5镁及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该委员会主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潘复生教授担任。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中国已成功维护镁及镁合金国际标准化秘书处平台,引导国际标准化工作者共同开展镁及镁合金标准化工作。据统计,以我国为主完成的国际标准12项,在研国际标准4项。
现行有效的与镁及镁合金相关的产品标准、分析检测、装备方面的国家标准已经有97项,其中,55%是近10年发布实施的。正在征求意见的国家标准4项,正在起草的国家标准计划7项,现行的与镁及镁合金直接相关的行业标准(有色金属行业及机械行业标准)36项。
2021年,利用SooPAT数据库检索到707项授权专利,中国授权的专利最多,其次是日本、美国、韩国和欧洲。目前与镁合金相关的专利有11486条,其中,实用新型专利5353条、发明专利5964条、外观专利139条,有效的镁冶炼和熔炼专利94条。
“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国家和地方政府持续支持镁合金材料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都安排了多个与镁相关的重大研发项目。在丁文江院士、潘复生院士等科技界领军者的组织和带动下,镁及镁合金研发机构实力不断增强,队伍不断壮大,基础研究与产业化研究并重。数以百计千计的年轻一代的知识精英投身镁科技事业,很多科技工作者投身生产实践,科技创业团队不断涌现,正努力创造出更大产业价值。
2012年以来,由中国公司或中资企业申报的18个镁产品或项目获得国际镁协年度优秀奖,涉及产业链的25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包括优秀汽车铸件奖、商业铸件奖、工艺奖、变形加工产品奖、环境责任奖、未来技术奖、健康与安全奖等。在国际产业界和学术界,中国不仅是镁的重要生产供应基地,也正在成为重要的镁研发和创新策源地。
近年来,镁业合作研发不断加强,尤其是近两年,新组建了多个镁合金材料与加工研发中心,启动了10多个产业化联合研发项目。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响应国家向制造强国进军的号召,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集团和“领军”企业实质性跨入镁产业,包括中国铝业、中国宝武、吉利集团、中国航天科工、宁德时代、青海盐湖、中信集团、榆能集团、万丰集团、一汽集团、陕汽集团、长安汽车、东风汽车、海尔集团、中航工业等。
10年间,中国镁企在全球镁产业链布局方面迈出有力的步伐。
2012年6月,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控股子公司盐湖镁业取得镁合金行业领先企业海镁特镁业部分股权,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2018年4月,青海海镁特镁业6万吨高品质镁合金项目在青海盐湖投产。
2013年11月,万丰集团收购全球镁合金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镁瑞丁轻量化公司,跨越式占据这一行业的领军者地位,将中国镁业与全球高端汽车供应链完全对接。目前,万丰镁瑞丁正将在国外市场积累多年的领先技术加快应用到国内。
2019年,山西瑞格金属新材料公司收购伊利可创捷克镁合金工厂。
在镁产业链下游,部分制造企业和国内外品牌商也发现镁材料的优异性能和价值所在,将镁材料纳入其先进制造的材料供应链体系,作为重要的材料选项。如华为、小米、比亚迪、微软、苹果、联想、三星、戴尔、LG、中车、富士康、蔚来、北汽、宝马、奔驰、特斯拉、通用汽车、大众汽车、捷豹路虎、福特、保时捷、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高合汽车、Lucid、雅迪、京东、哈啰骑行等。中国镁产业链、生态圈不断扩大,国际合作日益深化。
中国镁业的10年,可圈可点、成绩斐然,用行动支撑中国制造,助力中国创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说:“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我们相信,在新征程中,中国镁业将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与挑战,增强信心,凝聚合作共识,在绿色高质量发展中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杨一鸣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pioneer-the-event.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